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全国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的意见》体会摘编
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的意见》 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杨宇栋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怎样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切实履行好工会的基本职责。加强源头参与,从顶层设计层面保障产业工人权益得到有效实现。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会驿站建设、工会夏令营等服务活动,用心用情做好工会服务产业工人工作,努力让广大产业工人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二是充分发挥好工会经费作用。坚持在严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工会经费分配关系,将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提升、创新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平台等作为重点,纳入工会整体财务规划,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筑牢基础。
三是团结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以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工作主线,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推动产业科学技术高水平发展。
主动担当作为 推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落地
李金英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推进产改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工会组织要自觉承担起牵头抓总职责,深入学习领会,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推进《意见》落实的重大政治责任,确保深化产改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严实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强化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以钉钉子精神,把深化产改各项决策部署一项一项盯住抓、抓到位,以担当尽责的实际行动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三是严格监督执纪,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工作的政治性、规范性、成效性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资金分配、劳动和技能竞赛、评比评选表彰、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具体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深化产改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扎实 坚定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魏地春
《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大思政”工作理念,持续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扎实,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叫响做实“大宣传”品牌。构建工会大宣传工作格局,实施典型标杆选树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叫响做实“最美职工”“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工作品牌,集中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风采。
搭建用好“大平台”优势。充分运用“职工之家”APP,做好网上思政引领,深化全国职工岗位“云讲述”“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建好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数字孪生展馆,用好“工途”小程序,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准确全面把握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的重大意义实践要求
朱建平
一是深刻理解重大意义。《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产业工人的关心关怀,对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各级工会要不断提高推进产改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团结动员产业工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二是准确把握创新举措。《意见》提出了9个方面27条改革措施,为深化产改注入强大动力。比如,把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和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把产业工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比如,把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和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同步规划、同步提出,有利于鼓励更多产业工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
三是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发挥党委在改革整体谋划、顶层设计、监督问责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建立常态化推动改革的制度机制。及时制定落实《意见》分工方案,明确改革任务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非公企业支持产改、参与产改。选树宣传产业工人先进人物模范事迹,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聚焦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马 璐
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就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怀。《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在全面总结七年来改革成效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难题、产业变革新趋势、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变化新挑战,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注重保持改革举措连续性,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一系列深化改革部署,对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把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和人才建设作为重点抓实抓好。一是加大资源供给。加快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打造全国产业工人智能化技能学习平台;利用工人文化宫等阵地提供普惠普及的技能培训;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二是强化监督保障。推动企业将60%以上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三是广泛组织动员。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产业、新技术新工种,创新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加大对优胜选手激励力度,激发产业工人学习热情和创造活力。四是加强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健全大国工匠和省级、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支持劳模工匠成为大中小学、职业院校专兼职教师;引导支持大国工匠参与科技攻关;全面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办好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
以四个强化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钟洪江
学习宣传贯彻《意见》,要持续强化产改的政治性、规范性、科学性、平稳性,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一、突出思想引领把好“向”,强化产改工作的政治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团结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突出制度建设护好“航”,强化产改工作的规范性。要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鲜明制度优势转化为改革效能。要着力完善涉工法律体系,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立法,高标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法》立法工作,为产改行稳致远提供法治保障。
三、突出示范带动抓好“点”,强化产改工作的科学性。要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大力推广可复制的产改经验。要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要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新时代工匠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作用,打通创新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
四、突出安全稳定守牢“底”,强化产改工作的平稳性。要推广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工作法,及时把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发挥产业工人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把“五个坚决”要求落到实处。
突出产业工会特色,发挥经审保障作用 奋力开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崭新局面
蔡安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产改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工人的高度重视和深情关怀。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教科特色,发挥经审作用,以实际行动为深化产改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是增强思想引领的“向心力”。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大思政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学校、进院所、进科室。
二是激发建功立业的“创造力”。做强做优“青教赛”品牌,推动竞赛向教科文卫体领域延伸,打造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名师名医名家创新工作室联盟,深化“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持续培育产改标杆企业。
三是提升岗位成才的“吸引力”。助力实施产业工人继续教育项目和实践项目,加强新时代工匠学院建设,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完善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四是彰显维权服务的“穿透力”。落实校代会制度,探索建立“互联网+”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平台企业建会强会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教师等特殊群体关爱行动,面向基层一线开展职工疗休养服务。
五是发挥工会经审的“助推力”。加强产改审计监督评价,坚持每年开展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保障产改预算足额投入和支出实效,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推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交通、建设系统落地见效
金善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交通、建设领域做出多项重要部署,《意见》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具体安排,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交通、建设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对新旧业态交织、职工规模持续扩大、运输和建筑等传统行业“有人没活干”同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有活没人干”情况并存等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与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加强工作协同配合,共同研究出台全产业政策指导文件,高位统领“条”的产改工作,为改革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要围绕交通建设产业重点任务,整合协会、企业、院校等资源,推动建立产业常态化推进改革机制,定期总结发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示范案例。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开展好百名劳模工匠进一线主题宣讲活动,让产业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要完善劳动竞赛机制,推动将新行业、新业态、新工种纳入竞赛范围,释放广大职工创造潜能,建立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培养更加胜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美丽中国重任的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要深化工作品牌建设,总结推广港口工匠创新联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等成效经验,增强司机之家、司机小站、致敬环卫工人主题活动等品牌影响力,切实维护好货车、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建筑业职工、海员等从业人员权益,不断推动交通、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 不断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邹 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深入推进产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学习领会和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要注意把握其时代特征。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要把推进产改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把握,明确产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新型技术工人,深化产改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这是完全一致的。
财贸轻纺烟草系统职工人数多,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面对这种状况,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切实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要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建立完善职代会制度,并积极探索创新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径。三是要着力提高职工素质,畅通职工建功立业和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产业工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选树更多劳模工匠,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群众性职工创新活动,推动建立完善技术、管理、技能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四是要努力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特别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技能和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怀和维权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标对表、多管齐下 为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全面赋能
王娇萍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加快建设,是时代赋予工会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对标对表《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分管工作,关键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要多管齐下做好“人”的工作。聚焦产业工人队伍这一主体,做好工会干部协管工作,尤其以换届为契机,努力提高产业工人在地方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中的比例;持续办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专题培训班,并将产改内容作为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组织职工疗休养的意见,加大产业工人疗休养工作力度,为其创新创造赋能。
二要充分发挥工会阵地作用。启动“工人文化宫赋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工作”,擦亮职工夜校品牌,推进人才库、课程库、资源库建设;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龙头,带动各级工会干部院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研发产业工人学习课程体系和大国工匠培育管理体系,彰显“劳”字特色,引领更多职工和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要切实强化理论政策支撑。聚焦产改面临现实难题,高效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前瞻性、学理化研究,助力完善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和服务体系;深化“劳动+”学科交流,整合资源、壮大力量,推出更多高质量科研学术成果,为推动产改立法提供学术支持。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落实民主管理与发挥劳模工匠作用
张新武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义重大,《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在分管工作中,对此有两点认识。
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产业工人作为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其民主参与权对基层民主和企业发展意义深远。
当前,虽已取得一定成果,如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较高,但仍存在不足,如制度衔接不顺畅、清单不规范等。需加强顶层设计,规范“1+2+N”制度体系;开展摸底调查,建设数据系统;研究工作指引,做好试点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企业和产业工人的民主意识,切实保障产业工人民主参与权。
发挥劳模工匠作用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指示为发挥劳模工匠作用指明了方向。劳模工匠是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对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在实际工作中,虽已推进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建设等,但存在覆盖不够、技术交流少、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更多行业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规范人才培养,设计科学课程体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后续将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全力推动贯彻落实,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力量。
推进工会数智化建设 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潘 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决策部署。这既是我国产业工人不断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也是工会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工作指引。
《意见》在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的引领下,分8个部分、27条明确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任务要求,其中多处提及数智化方面内容。比如,第五条中提出,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为产业工人民主参与提供更为精准便捷的服务。全总正在推进建设的基层工会工作辅助云,就是围绕基层工会工作应用场景,提供建会入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维权服务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将有力保障产业工人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第十五条中提出,实现培训信息与就业、社会保障信息联通共享、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总建设了工会智慧数据库,工会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上线试运行,同时,全总正在推进与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共享等,这些都将对提升产业工人服务保障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工会数智化建设工程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的基础上,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559”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数智化建设步伐,不折不扣把有关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